首次参加世界冬季特奥会获得两块金牌 内蒙古小将赵鑫格和教练王元达凯旋归来
3月17日下午,内蒙古特奥运动员赵鑫格和教练王元达在完成本届赛事全部任务后,带着两块沉甸甸的金牌胜利凯旋,返回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贾鹏带队、自治区残联宣文部、自治区智协、自治区特奥训练基地、呼和浩特市残联、呼和浩特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等单位、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和赵鑫格的父母一起到呼和浩特火车东站迎接。
北京时间 3 月 13 日至 14 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内蒙古 19 岁特奥运动员赵鑫格以黑马之姿惊艳赛场,两天内接连斩获短道速滑 777 米与 1000 米两枚金牌,成为首位在世界冬季特奥会上夺冠的孤独症选手,为中国特奥运动创造了历史,也为家乡内蒙古赢得了荣誉。
逆境突围:从国内赛场到国际领奖台
在本届特奥会上,赵鑫格的夺冠之路充满挑战。3 月 13 日的 777米速滑决赛中,起跑阶段一度落后的他凭借顽强毅力奋起直追,在短短两分钟内连续超越三名选手,以绝对优势冲过终点。次日的 1000 米比赛,他延续火热状态,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作为中国代表团中的两名孤独症运动员之一,赵鑫格用实力打破了外界对特殊群体的固有认知。
其实,赵鑫格的成长轨迹同样令人动容。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他,训练之余还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融爱助残服务中心工作,岗位是商品包装工。5岁时,他被确诊孤独症,父母为了帮他做康复治疗历尽艰辛。2016年,8岁的赵鑫格开始跟随王元达教练学习轮滑及速滑,在教练的指导下,他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困难,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不仅逐渐增强了轮滑和速度滑冰的技术能力,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步提升。
2019年,赵鑫格开始参加全国特奥轮滑、速度滑冰比赛,陆续获得了全国第七届、第八届残疾人特奥会轮滑项目冠军,逐渐展露出卓越的运动天赋。 这次参加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奥会,首登国际赛场,他便以两枚金牌完美诠释了 “勇敢尝试,争取胜利” 的特奥精神。
本届世界冬季特奥会以 “勇气点亮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 103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0 名运动员参与。中国代表团共派出 48 名运动员,在短道速滑、越野滑雪等项目中展现风采。赵鑫格的两枚金牌不仅为国家争光,更激励着全球特殊群体勇敢追逐梦想。
突破意义:照亮特殊群体逐梦之路
赵鑫格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托举,离不开自己的努力,离不开教练培养,更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与鼓励。他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特奥运动的里程碑。他的表现向世界证明,孤独症群体同样能在竞技舞台上绽放光芒。正如教练王元达所言:“赵鑫格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只要给予机会和支持,每个生命都能创造奇迹。”
目前,赵鑫格和教练王元达已经带着两枚金牌与满满的收获返回祖国,返回家乡,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而他的励志故事也正在各大主流媒体和各类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网友纷纷点赞:“真棒!”“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生命不屈的力量!”
2025年底,赵鑫格还将代表内蒙古征战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轮滑的赛场。“我命由我不由天!”,展望未来,这位 19 岁的少年将凭借不屈的意志和刻苦的苦力,在轮滑和冰雪赛道上继续挑战自我,逆天改命。赵鑫格的冰雪奇缘,正在为内蒙古、中国乃至世界上更多特殊青少年群体照亮勇敢逐梦之路,绽放属于他们自己的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