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升为基层残疾人服务能力
全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场会于8月26—27日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召开,中国残联张仪凤主任出席会议。
据了解,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不断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2009年《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使我区残疾人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区101个旗县(市、区)、691个苏木(乡镇)、277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残疾人组织,配备了专(兼)职理事长,并选聘了残疾人专职委员,专职委员配备率达到100%。全区2213个社区、11157个嘎查(村)建立残协12985个,占总数的97.12%,2213个社区配备专职委员2199个,配备率为99.37%,11157个嘎查(村)配备专职委员10786人,配备率为96.67%。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旗县(市、区)残联为主导、苏木(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嘎查(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残疾人三级组织网络。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呼伦贝尔市将残疾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大局,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特别是残疾人保障、就业、住房等问题列入当地政府民生工程。并纳入年度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之中,市及所辖的13个旗市区全部出台了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6号文件的具体意见,基层残疾人组织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实现了残疾人基层建设的三级网络,解决了基层专职委员的待遇;将4.24万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将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政府代缴了保险费。使全市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无障碍等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让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阿荣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革命老区,但是该旗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旗残联为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从就业保障金中每月补贴200元,为村残协专职委员每年发放补贴300元。满洲里市先后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满洲里市残疾人服务中心、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将2000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廉租住房、加入城镇医疗保险等类别化服务。包头青山区建成了12个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内容为一体的社区残疾人“爱心家园”,满足了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赤峰市委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和市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苏木(乡镇)街道、社区专职委员按每人每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全市2474名专职委员待遇问题全部解决。呼和浩特市在所有的229个有活动场所的社区建立了3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站,配备300余套康复辅助器具3000多件,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康复场所和器具。
以完善法规政策为切入点,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区已享受低保的城镇残疾人数为10.23万人,已享受低保的农村残疾人数为20.1万人,8264人享受五保供养,40458人获得临时救济,12472人享受定期补助,大多数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以保障;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列入了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共完成危房改造8375户。目前,自治区农村牧区残疾人普遍参加了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重也在迅速上升。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明显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全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共有89个旗县区建立了康复科,354个乡镇苏木卫生院建立了康复室,2588个嘎查(村)卫生室建立了康复场所,为残疾人开展基本康复服务。在残疾人教育服务方面,全区有10个盟市建立了市级特殊教育学校,30万人口以上的旗县有20个旗县建立了特教学校,同时有8554名残疾人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均建立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加大残疾人就业援助力度,提高就业服务指导水平。扶持5200名残疾人就业、培训8042名、新增残疾人就业5782名,建立50个创业基地被列入自治区政府“民生工程”。在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服务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日常文化、体育生活。借助农村、牧区基层文化室建设,为基层残疾人提供浏览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的场所。积极组织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残奥会、特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鼓励并组织残疾人参与各级各类残疾人文艺汇演、摄影比赛、书画大赛、全区文化活动周和上海世博才艺展示等大型活动。
稿件来源:自治区残联宣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