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对口支援我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圆满结束
北京市残联对口支援我区为期1个月的3个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已于12月18日正式结束。此次培训是北京市残联与我区残联开展对口帮扶结对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残联和北京市残联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自治区残联理事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12月17日,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乔晓勇和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侯淑芬共同参加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在结业仪式上,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冀育青和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共同出席并讲话,冀育青副理事长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向北京市残联赠送了富有内蒙古特色的礼品。
此次培训由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具体承办。开设了盲人计算机、盲人按摩和残疾人计算机三个班次,共培训我区各类残疾人54名。北京市体育训练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本着以人为本,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的原则,狠抓培训质量,积极做好培训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了培训任务的按期完成。此次培训是北京市残联对口支援我区残疾人事业新一轮合作的开始,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深化两地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班本着时间上紧凑适度、内容上系统基础、形式上互动多样、管理上细心严格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有效组织落实,切实抓好服务保障。
在教学保障上,授课教师水平高,教学内容实用性强,教学形式多样化,切实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确保培训质量。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选择了在专业内颇为知名的培训机构和授课教师来进行教学,尽量多安排专家来讲学,多设置技术层次高、实用性强的新兴课程,不仅注重书面知识讲解,更加注重案例讲解和真人演示。如与北京市健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安排薛永阁、王虹和刘卫东等知名专家就太极推拿按摩手法等内容来亲自讲解示范,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培训积极性,提高了学员的保健按摩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在生活保障上,北京市体育训练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各部门从细微之处着手,急学员之所急,想学员之所想,营造安全、便利、温薯、人性化的生活环境,让学员体会到家的温暖。在饮食上,根据学员们的饮食习惯,精心安排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保障学员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能够吃好;在住宿上,有专门服务人员每日做好清洁整理,并根据学员需求提供洗衣服务;因中心地处市郊,积极协调车辆保障学员住院治疗、外出购物;在生活上,安排经验丰富的生活老师悉心照顾学员的生活起居,每班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班主任,及时了解学员情况,为学员们排忧解难;在休息时间,还在每周二、周四为学员放映电影,开展体育活动,并针对学员多数是第一次来北京的情况,于12月3日精心组织安排了学员外出参观故宫、鸟巢、水立方等著名景点和购物的活动,使学员们开扩了视野,感受到了首都北京的古老文化和新北京新奥运的巨大变化。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学员们在各方面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是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培训中,授课教师队伍大、
层次高,讲课方式从单纯的书本知识讲授,到案例教学、亲自演示等,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普遍感到,自身的职业技能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有些学员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经过培训后就能够独自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海报,并全部通过了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
二是提高了就业创业的信心。这3个班的学员多数没有工作经验,对社会发展、职场工作情况了解相对较少。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掌握和提高了自身职业技能水平,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想,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对社会发展和职场工作情况的了解,增强了走出家门就业创业的信心。
三是提高了社会交际的能力。在一个月的培训中,学员们通过集中住宿生活,朝夕相处,倾心交流,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和困难,学员们开展了互帮小组,这份珍贵的友谊和互助精神将是大家终生的财富。通过课堂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大家了解和初步掌握了依章办事、服从管理、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这是走上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和资本。